购物吧
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购物天堂

两个东方之珠:一个历史的一个想象的

作者:habao 来源:未知 日期:2020-5-27 16:08:17 人气: 标签:东方之珠歌曲背景
导读:闷头翻完之后,基本上搞清楚几个问题——这片荒凉的“弹丸之地”村”是如何聚集了数百万人的?这数百万人的构成和历史背景是什么样的?他们对于自己的“身份”是…

  闷头翻完之后,基本上搞清楚几个问题——这片荒凉的“弹丸之地”村”是如何聚集了数百万人的?这数百万人的构成和历史背景是什么样的?他们对于自己的“身份”是如何定义的?

  问题搞清的同时,我深感——这颗东方之珠,竟然是如此的陌生,生活在那里的人们,与我们“想象”中的人们,差异如此之大。

  当年28岁的张明敏还是一家电子表工厂的工人,之前籍籍无名。《我的中国心》一年前就已经在并,但没什么反响。

  从1982年启动的关于问题的中英谈判,在1984年初进入了关键阶段。在邓先生的主导下,必须于1997年“完全回归”,已成为不可更改的谈判原则。

  临近1984年春晚开幕,导演黄一鹤希望有元素出现在舞台上。他意外听到了《我的中国心》,觉得特别契合春晚的气氛和时代背景。于是,黄一鹤迅速打报告,申请让歌手张明敏登上春晚舞台。

  《我的中国心》,由著名词人黄霑填词。据说,黄霑创作此歌的背景是日本人在1980年代初侵略中国的历史,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怀。但这首歌,后来演绎出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深情。

  《我的中国心》的流行,给人民塑造了海外华人尤其是港人思归的集体形象,塑造了人民对待的集体心理:都是一家人,都盼望团圆。

  很多人甚至是反感《我的中国心》的,他们送张明敏一个头衔叫“爱国歌手”。在,这个称呼并非褒义,而具有意味。

  8年后,也就是1992年,23岁的歌手艾敬,发表了一首自传式歌曲,《我的1997》。歌中唱到——

  如果说《我的中国心》让人民相信盼望回归,那么《我的1997》则表现出了内地人对回归后两地“成为一家”的。

  不过从后来发展的脉络看,这两首歌曲在流行后所塑造的认知,某种程度上均属于“一厢情愿”。

  当年艾敬把“让我去看看花花世界吧”传遍内地大街小巷的时候,她和内地都意想不到,若干年后,内地人涌入“看花花世界”会引遭到人的反感、、歧视,被称为“蝗虫”。

  文艺作品,往往只是作者的个人情怀,甚至是个人梦呓,但若它在大众中流行,却可以被“二次创作”成集体心理。这种集体心理的与现实偏差并不奇怪,毕竟它来自于个人梦呓。

  但现实是按照逻辑演变的,百因必有果。2019年的某一天,很多人之所以于“竟然是这样的”,不过是因为忽略了历史变迁的逻辑。

  百余年之后,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,那场战争是东文明的冲突——英国代表的工商业文明追求贸易全球化,在代表农业文明的中国的大门口遭到闭门羹,从而爆发了战争冲突。

  因大英商船远涉洋,往往坏须修补者,自应给予沿海一处,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。今大准将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,任便立理。

  据此可以看出,岛被“给予”的英国,且归英国“常远据守”,没有期限,也就是承认岛从此英国的一部分了。“给予”不是“割让”更不是租借。

  租借,会有租期,割让会显示出会让大清没有面子。据说,为了更有面子,大清原本想表述为“赠予”,但遭到英方的反对。

  其实在从法律上获得岛之前,1841年初,以义律为首的英国人已经占据了岛。按说,获得,义律对于英国而言功勋卓著。但当时的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,称岛是“鸟不生蛋之地,一间房屋也建不成”的地方,义律办事不力。在《南京条约》签署之前,义律就被解雇了。

  对于大清帝国南部边陲这片人烟稀少的荒凉小岛,英国并不满意。原本,英国是想拿下舟山群岛的,那里紧邻中国富庶的江浙地区。

  1860年,作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收场,大清与英国签订了《条约》,约定“九龙司地方一区”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土地“付与”英国。

  1898年,《展拓界址专条》约定,深圳河以南及200多个离岛租借给英国,为期99年。前两次是割让,这一次是租借。这个99年的租期,正是后来中国1997年收回的依据。

  殖民地当然进行的是殖民,英国人在原本属于中国的土地上成立了组织,官员来自于英国的任命。换个说法,殖民地上的中国人,成了“奴”。

  历来,当奴是很悲惨的。奇怪的是,回归之后,还有人对当年的英国人念念不忘,甚至以拥有英国护照为荣。

  《租界!租界!》作者徐承伦查阅大量档案,以文学方式,“还原”当年英国在山东威海的殖民——

  一开始,威海人民对清放弃这片土地很沮丧,他们认为英国鬼子接管之后肯定,于是激烈抵制英国人的到来,进行了武装。

  但是,当地人后来逐渐改变了对英国人的看法。因为他们发现英国派来的官员比原来县太爷“文明”。比如,殖民者注重法制和秩序,主张男女平等,甚至反对动物。当地人还发现,洋老爷竟然比中国,后来还推进了乡村自治。

  在,殖民牢牢控制着行,华人在相当多的时间里,也没有追求参政的勇气和机会,更不敢奢望有所谓的选票。直到回归后,推行“港港”,才发现本土华人缺少“家”。

  不过,港英对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法律制定和秩序方面,还有就是提供社会服务和市政服务,除此之外,基本不介入具体的经济和社会事务。

  殖民不可能是温情脉脉的——被隔离在之外的华人,与港英亦发生过冲突的。的资本家当然也不可能是温情脉脉的,在遍布廉价劳动力的市场上必然出现工厂。

  1967年5月,一起劳资纠纷引发工人与的冲突。当时,正处于“”时期,很多被称为“”的华人,在国内“”气氛的下,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发。、,暗杀、爆炸,这些事情都干了,直接造成51人死亡。这就是著名的“六七”。

  纵观百余年的历史,前文所述的“劳资冲突”、“”之类的动荡不过是“小波澜”,而一系列“大波澜”随时会将这艘殖民之船“倾覆”。

  1911年,大清国没了。那么它与英国签订的条约,随时可能新生的宣布作废。若条约作废,英国殖民者就得从走人,就会“变天”。

  的近邻广州,是一座之城。在者看来,的割让是中国的耻辱,而的崛起一定程度上了广州的地位。原本广州是一个国际港口,在清对广州的下,拥有了更大的国际贸易优势。

  1912年到1913年,青洲水泥公司因为广东向它供应矿石而濒临破产。类似的,导致很多国际贸易公司,转到广州设立分公司。

  由于广州的,1919年,英国驻华大使英国将在华所有租界全部归还中国。但是,英国没有采纳这个,以拖待变。

  这一时期,中华虽然处于状态,但民族主义逐渐——20世纪的20-30年代,中国一些城市的租界相继被收回。

  1922年,会议,英国答应将在中国北部沿海的威海卫租借地归还中国,并于1931年生效。对于,英国迟迟不愿意放手。

  1925年爆发了更大规模的,持续15个月之久,导致大量公司濒临破产。这场的组织者,是邓中夏和苏兆征,当时他们的身份是。

  总督司徒拔向英国报告,认为殖民地的存在不会超过15年。他认为,由于广州的,英国最晚在1940年将不得不放弃。

  由于日本从1930年代开始加紧对中国侵略,蒋介石认识到日本是中国最大的敌人。国际关系的变化,让殖民者又一次度过了倾覆的危机。

  1941年12月,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,日本占领。作为中国的盟友,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英国,赶走日本人后,应该将归还中国。英国迫切需要美国参战英国,无法美国的要求。

  1945年8月15日,日本战败,这让蒋介石在中国的声望达到巅峰。8月24日,蒋介石在公开中说,中国对租界的收回,新界不应例外。

  随着败退迹象明显,当时的总督葛量洪向英国报告,如果英国不表现出据守殖民地的态度,随时会被解放军拿下。随后,英国派遣了部队进驻,驻军人数达到3万之多。

  解放军并没有立即跨过深圳河。葛量洪迎接的是潮水般涌入的“难民”,根据他的评估,当时最多能接收10万人,但事实上1949年接纳了80万人。

  初定,百废待兴,还没来得及考虑问题,朝鲜战争爆发。美国开始中国的对外贸易,而且,联合国也对战略物资、半战略物资实施对华禁运。

  在这样的情况下,与相连的国际贸易港——,对于新中国的特殊作用出来,这里成为中国进口“特殊物资”的特殊管道。

  尽管新中国接受了英国对的继续殖民,但是,这种状况能够持续多久,英国人无法预测。因为解放军跨入,只有一步之遥,分分钟就能解放……

  多年以后,当成为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,当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,当昔日的荒凉小岛成为国际化大都市,很多人确认——,这块当年英国认为“鸟不生蛋”地方,是一块福地。

  所谓福地,就是虽然面临一次次的动荡,但总能如有天助一般化险为夷,而且淘金者越来越多,金矿越来越大。

  但福地之说不过是事后的总结,当年涌向这条殖民之船的人们,身处一次次动荡的人们,其实是长期处在“朝不保夕”的担忧之中的。

  在若干年里,大规模、经济、难民涌入、强制收回的可能,随时会导致英国在的殖民崩盘,并使成为的一部分。

  于是,一个疑问出现了,既然到了是奴,既然长期动荡不安随时可能崩盘,荒凉的是怎么在短短百年的时间里,聚集了数百万人口的呢?

  1981年,全已经500万人口的时候,有统计显示,深圳河以南线万人。也就是说,人几乎全是移民,他们为什么移民到这样一个看不到未来的地方呢?

  比如,当年中国有很多租界。一些中国人宁愿到租界去或谋生或躲灾,事实上中国人到了拥有治外法权的租界,就是“奴”。

  更有甚至,当年中国东北被日本占据,还成立了伪满洲国。但依然大量的中国人“东”,到日本人的地面上谋生。孩子在那里上学,还要学日语,还要向日本天皇,唱日本国歌。

  为什么呢?因为当时的中国贫弱动荡,战乱不断,以至于,当奴或许还有更好的活,不当奴却可能随时没命。

  当1898年英国人获得深圳河以南的土地,那里是荒凉的,同时,也是大清国边陲的“法外之地”——朝廷管不了的地方,便是逃难者的方向。

  1938年,日军战斗机飞到广东潮州的上空。次年6月,11岁的与家人辗转到。14岁从学徒工做起,李嘉诚最终成为亚洲最大的富豪。可以说,对于李嘉诚而言,是淘金之地。

  最初广东人涌入,更是为了淘金。但后来更多是逃亡和偷渡进入以求活命的。有公开的说法,现在的人有三分之一是偷渡客及其后代。除了偷渡客之外,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对新中国的“恐惧”而逃到的。

  上述两类人都有“难民”的性质,他们基本上构成了人的主体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不喜欢新中国,甚至,更为准确地说是新中国,因而逃亡。换句话说,就是一座“难民”之城。

  1949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。随着新中国的成立,、或不信任新的人,很多选择逃到。不需要办签证,抬腿就去了,去了只要能够活下来就能成为人。有资料显示,仅1949年就有80万人涌入。

  《我的中国心》的创作者黄霑,就是在1949年随父母涌入的。黄霑出生于广州。黄霑的父亲是广东番禺大地主,亲,在崩盘之际,举家迁往。

  除了地主,当然还有资本家。有统计表明,从1945年开始,尤其是1948和1949年,大量企业家、资本家携带资产逃往。

  1948年,上海到的航班和客船每天人满为患,的旅馆拥挤不堪,高档公寓的租金价格飞涨。

  这些人的房产土地,,心中对的怨恨是可想而知的。这种怨恨,传递到他们的后代,也不足为奇。

  随着的改变,在张爱玲之后,尤其是到1960年代,与严格隔离,再去的人,就只能是偷渡了。

  比如,著名的作家倪匡——他与金庸、黄霑、蔡澜并称四大才子——就是在1957年偷渡到的。

  倪匡1935年出生于上海,后来成为一名基层。22岁的时候被派往,一个支队工作。因为柴木桥烧火取暖,倪匡被定为现行。在那个年代,这个帽子足以被判死刑。

  倪匡就此出逃。从逃到辽宁,再从辽宁乘船到上海。作为一个黑户,无法被亲朋长期接纳,倪匡决定投奔早在1950年“移民”的父母。花了一大笔钱,他按照蛇头的,先到广州,然后偷渡到澳门,再由澳门到达。

  以上,除了第一种外,其余四类,对在一定程度上都怀有恨意。可以说,很多逃到的华人,正是因为有了《南京条约》开辟的这片“法外之地”,才得以存活下来。

  人冒着生命翻山跨海偷渡这种现象,在前,还一直存在。有公开资料显示,从1950年到之前的30年间,至少有60万偷渡,被称为大逃港。

  正是由于这种的逃亡和偷渡,这片曾经的荒凉之地,到1981年的时候人口基本上已经有500万了。当时,的人口也还不到1000万。

  随着隔离的严格,移民或偷渡到的人发现自己再也回不到故乡,而且也不再愿意回到故乡,他们逐渐有了“人”的身份认同——从价值观到心理层面,对的隔膜、抵触,甚至。

  人,就像涨潮时涌上海滩低洼处的一汪水,原本,他们随时会被下一次涨潮带回大海。他们不仅不会怀念故乡,反而为自己逃离故乡而庆幸。

  但通过了解历史,我们发现,人接受英国不是,更多是自愿。所以,他们很少有“奴”的“耻辱感”,反而是“我心安处即故乡”。

  是的,当年的难民以及其后代,到了1980年代发现新家园已经是璀璨的“东方之珠”,作为全球港、国际化大都市的人,北望,他们的优越感是必然的。

  在港英的管辖之下,华人虽然属于所谓“奴”,但他们身处的世界且经济相对发达。他们体会到,被谁不重要,当不当“奴”不重要,更好或“不更坏”的生活才是重要的。

  于是,殖民地人的“耻辱感”逐渐被“优越感”所。在一段时期,人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优越感,而优越感又强化了人不同于人的“族群意识”。

  这一点,在1979上映的电视连续剧《网中人》中,就已经开始体现出来——主人公程灿越境偷渡到,好不容易躲过哨兵追捕,历尽千辛万苦,。

  作为新移民,电视剧中程灿的形象特征是、土气,被称作“阿灿”。后来,阿灿成了1970年代到1990年代人对内地人的带有歧视意味的代称。

  很多年以后,在经济崛起之后人终于摆脱了土气的形象,一些人又发明了一个新的名词用于歧视一些内地人,这个名字叫“蝗虫”。

  事实上,如果查阅历史,会发现,人相对于内地人的优越感其实并没有太长久的历史——这是与的经济起飞密切相关的。

  即便在中国放开40年之后,中国的人均P与差距仍然很大。2018年,人均P达4.87万美元,中国内地的人均P不足1万美元。

  第一个原因是大量廉价劳动力涌入,使得发展起劳动密集型产业。作为一个港,这里的商品畅通地销往世界各地。

  第二个原因是的封闭以及欧美对中国的,让享受到了“红利”。中国的很多国际生意,需要通过,当然受益。

  第三个原因是英国对的管制方式,殖民不介入具体的经济发展,只是维持一个宽松和相对公平的市场。

  我们不妨试着理解一下他们的心理,他们一定庆幸当年自己的选择,纹身的忌讳和讲究他们一定对保持着“灾难”的印象,在感情上他们对不会有多少爱的。

  当1984年的除夕夜,张明敏满含深情地演唱的《我的中国心》,并不代表华人的普遍心理。《我的中国心》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内地对理层面的。

  总之,长期的尤其是后来经济的崛起,强化了的人的优越感和族群意识——他们越来越强调自己是“人”。

  1985年,专业机构对人进行了问卷调查。36.2%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中国人,而59.5%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人。剩余的人,要么认为自己既是人又是中国,要么不知道自己是“什么人”。

  这个问卷调查连续进行了数年,每一年的调查结果,都是认为自己“人”的远超认为自己是“中国人”的。

  回归以后,虽然五星红旗飘扬在上空,但的很多特殊性继续得以保留。比如,美国对继续特殊关税政策;比如,近一半人拥有英国给予的一种特殊的“英国国籍”,他们是英国国民(海外)身份持有者;比如,人们在价值观上与欧美的100多年来的同步。

  他们认同资本主义制度,认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,认同市场是最有效的资源分配者,他们热爱觉得那是一块福地无论经历怎么样的逆境总能触底反弹,他们认为是一个只要努力工作就有机会出人头地的地方……

  当1997年回归之后,人总有一种上述价值观或优势被的危机感——他们或他们的祖辈对的抵触甚至,在这种微妙的心理之下,不仅没有因为回归而消除,反而因为一些具体事件的刺激而逐步加深。

  人珍视自己的某些东西并害怕这些东西被自己。来自的每一个政策,都可能被他们地认为是在“消灭”他们所珍视的那些东西。

  比如,人到行,本来是向中央申请的政策以便发展经济。但很多市民抵制前往旅游购物的人。

  比如,外地孕妇在生产即拥有身份,一开始希望不要对孕妇执行这样的政策。但这一政策。直到很多孕妇出现在的医院,很多人开始抵制人。

  这种歧视甚至,无疑会引发人的反击。于是,一开始可能是少数人的行为,通过大众传媒的,更多人参与到这种讨论之中。讨论的结果,必然是撕裂感加剧。

  每出台一个与有关的政策,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抵制与。一些人怀念殖民时代,甚至公开打出“鸦片战争”、“南京条约”的。一些讨论以“城邦”身份“”的文章,也出现在了的上。

  这些现象,越来越让无解——《我的中国心》30多年前就告诉我们,人对祖国不是“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”吗?人拥有那么多特殊的东西,为何还不满意,是被宠坏了吗?

  所有的不理解,都是基于对历史的忽略以及对现实的误读——忘记历史或梦呓现实,是很多人不理解当下的原因。

  罗大佑那首《东方之珠》,一度传遍黄河两岸,多年响彻从县城到都市的KTV。但很少有人知道,这首歌有两个版本。

  事实上还有另外一首罗大佑谱曲,创作于1986年,由关正杰演唱的《东方之珠》(粤语版)。这首歌的创作背景是中英联合声明达成之后,许多人选择告别。

  那一幕,被很多人忽略或遗忘了。就像那首1986粤语版的《东方之珠》,被忽略或遗忘了一样。如今听来,倒是这首歌,更能体现人当年的心态——

  

下一篇:没有资料
共有: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
发表评论
姓 名:
验证码: